首页 >> 思政教育 >> 正文
思政教育

2010 他们感动中国

发布日期:2010-02-25

    他总看别人,还需要什么;他总问自己,还能多做些什么。他舍出的每一枚硬币、每一滴血都滚烫火热。他愈平凡愈发不凡,愈简单愈彰显简单的伟大。感动中国2010年度获奖人物:郭明义。

  2月14日,北京的春天已悄悄来了。春风中,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10年度人物颁奖盛典隆重举行,给人们的心灵带来一股暖意。

  视国家利益重于一切的科学泰斗钱伟长、信义兄弟孙水林和孙东林、玉树不会忘记的康巴铁汉才哇、家中几乎一贫如洗却资助180多名特困生的好人郭明义、冲入泥石流救起23条生命的军人王伟、扎根草原42年的上海医生王万青、冲入火海救出5名孩子的平民王茂华和谭良才、三栖尖兵何祥美、资助了37名贫困学生的“洗脚妹”刘丽、患绝症后仍拼命工作的警察孙炎明,成为2010年度温暖与震撼的力量源泉。还有三个群体获得了特别奖:8位维和英烈、K165次列车乘务组和中国志愿者群体。

  每一年颁奖盛典的播出,都是举国上下难以平静的时刻。今年的《感动中国》,第9次唱响了“让整个民族为之动容的精神史诗”。不少观众表示,他们是含着眼泪看完节目的,“《感动中国》是一部唱响时代主旋律的经典之作”,“《感动中国》表现的是一个国家的精神脊梁,也表现出一个国家级媒体的责任感。”

感动源自传统美德的召唤

  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副主任、“感动中国”总策划梁建增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爱国奉献的民族精神是“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的宗旨。

  正是秉承这个宗旨,2010年辞世的科学泰斗钱伟长也进入了《感动中国》获奖者的序列。钱老的伟大不仅在于他在科学上所取得的成就,更因为无论顺境逆境,他都始终保持一颗对祖国无限忠诚热爱的赤子之心。

  来自草原的曼巴王万青,40多年前即从大城市奔赴草原,把自己的一生全部投入给当地牧民。虽然只是一位赤脚医生,但是他的身上有一种先天下之忧而忧的真实的传统知识分子情怀。

  还有“信义兄弟”孙水林、孙东林,他们虽然只是名不见经传小包工头,却从打工做起,深深感念农民工的疾苦,立志决不欠薪。即便在兄长遇难的时候,弟弟也擦干泪水,接力还薪。出于对传统的尊敬,诚信的力量在他们身上势不可挡,即便在死亡面前也决不却步。

  尤其是来自厦门的洗脚妹刘丽,“80后”的她,从贫困的农村来到城市,自己刚刚达到温饱,就担负起数十名孩子的教育经费。对于善良的炽烈追求,来自她的内心,也来自她早年在农村的艰苦生活经历。

  让泰斗级大科学家与平凡小人物同处一个舞台,享受同样的荣誉,是因为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忠诚、良善、诚信和献身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灵魂。梁建增表示,民族魂是一个民族伟大优良传统在民间、在人民内心深处的坚实存在,因为其真,因为其平实,所以最能催人泪下,最能深入人心。而这种超越一切阶层、身份差异,把属于一个民族的精神财富以一个单纯的角度聚集在一台节目中,奉献给观众,这正是《感动中国》多年积累下的最为宝贵的经验。

孙东林与白岩松面对面:传承信义 永不欠薪

  感动源自生死抉择的震撼

  除了具有共性的永恒价值,“感动中国”还十分注重人物的年度特征。

  2010年是特别的一年,风雷激荡。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各种灾难接踵而来。在突发事件中,一个人做出的选择绝非偶然,而是内心绵延不断的责任感在瞬间的爆发。

  青海玉树的地震成为2010年人们无法忘却的疼痛。藏族基层干部才哇在赶赴救援的路上,听说家中有五位至亲在地震中遇难,但是他目睹眼前的废墟,不忍离去,毅然留下来救援,并快速组织村民自救。

  在甘肃南部发生的舟曲泥石流事件中,武警战士王伟坚守岗位,第一时间投入救援,未能顾及家人,致使500米的距离之外,妻子、未出世的孩子在灾难中失去生命,留下永远的悲痛。他的故事让很多观众落泪。

  在陕西K165次列车遭遇垮桥事故中,列车乘务组表现出良好的职业素质,甘冒奇险,无一退缩,在15分钟内井然指挥撤离1300多名乘客,在车厢坠入洪水之前,保证了全部旅客的生命安全。正在附近的各方人员也迅速赶来伸出援手,联手把一场威胁人民生命财产的灾难降低到最低限度。

  才哇、王伟和K165列车组,还有王茂华、谭良才等多位人物,不同岗位,不同民族,但是他们在重大突发事件中表现出惊人的一致:即在突发的灾难面前,他们不怕危险,勇于担当,群众和集体为大,而个人利益无暇顾及。他们的作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下最直接的具体呈现,纷繁的社会交响中,人们听到了有力的音符。

  梁建增表示,《感动中国》在针对重大事件题材时,特别注意甄别整理,选择其中具有可视性,并隐含强烈主旋律精神内容的故事和人物。只有这样,才能让一个节目在今天这样一个信息多样化的时代,奏响时代的强音。

    在2010年不同的背景上我们都可以看到志愿者、在玉树、在舟曲、在世博、在亚运,在那些鲜为人知的地方,都可以看到志愿精神在闪耀。感动中国2010年度特别奖中国志愿者。

  感动源自社会责任的担当

  “《感动中国》每年一度,梳理过去一年生活中的精神榜样。”梁建增说,“但是在新闻之外,我们也会深度关注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具有推广意义的新的精神取向。”

  自本世纪初期开始登上我国社会舞台的志愿者,成为越来越有影响的民间群体,2010年,玉树地震、上海世博、广州亚运三次重大事件中,我们都能看到志愿者活跃而且成熟的身影,他们成为国家行政力量之外的有力补充。梁建增说:“在这些志愿者身上,我们发现了一种自觉帮助他人、改善社会,不求私利与报酬的宝贵理念,这是一种依据个人自由意志和兴趣自发形成的全新的利他精神。”

  《感动中国》敏锐地发现到这种潮流中正在崛起的公民意识和公益心,并以特别致敬的方式给予肯定和表彰,以感动的名义推动这种志愿者精神影响更多的人,推动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重要的组成方面。为此,他们在颁奖典礼上精心设计了一个环节,属于志愿者的奖杯,在人群当中传递。它如同一个邀请,让人们也成为志愿者中的一员。让它带着大家的温度,一个接一个地向下传递。

  此外,2010年还有一件不能忘却的事——海地地震灾难中我国有8位维和警察英勇殉职。这成为震动世界的重大新闻,各国媒体纷纷报道,并称誉中国在世界事务中所体现出的大国责任,国家对于维和英烈魂归故里也赋予最高礼遇。《感动中国》向8位维和英烈致以特别致敬,就是希望更多国人藉此了解自己的祖国正在崛起,勇于承担大国责任,并为此付出宝贵代价。

  为当代中国人谱写真实生动的心灵历史,在泪水之外让观众收获更多的鼓舞,这是《感动中国》一直孜孜以求的目标。他们做到了。“相信看过的每个人都会有一种真实的圣洁感,就像一次思想上的升华,一次精神上的沐浴,一次心灵上的充电,撼人心魄,催人奋进!”海地维和部队的杨乾坤警官如是说。(记者李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