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思政教育 >> 正文
思政教育

坚持人民至上 努力办好新时代高等教育

发布日期:2022-04-18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要求我们坚持人民至上,自觉担负起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使命,努力办好新时代高等教育,建设教育强国,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高校党委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进一步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认真落实民主集中制,进一步履行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在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上进一步体现新成效。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贯彻落实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要把抓好党建作为办学治校的基本功,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生命线,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进一步落实高校党的政治建设的若干措施,切实抓好高校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深入实施党建“对标争先”建设计划和教师党支部“双带头人”培育工程,争创“一流党建”。重视在优秀人才、青年教师和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加强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建设。优化党建带团建、群建机制。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内涵式发展,内涵式发展的核心是人才培养质量,着力点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重要使命,其中人才培养是最根本的任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不是并列关系,而是主和次关系、干和支的关系。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立校之本,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并以此带动学校的其他工作。要始终围绕聚人才、育人才、出人才来展开,在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上着力。要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和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健全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必须落实到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教育教学上。要切实推进一流学科、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建设和一流教育教学。要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持续加强体系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无论是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看,都必须在系统构建、实现贯通、形成合力上持续下功夫,才能见成效。要站在两个大局的高度,站在人的发展、人与社会和谐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办教育、做教育,把主要资源和精力投在内涵式发展上。规模、结构、速度、质量、效益要一体考虑。管党治党、办学治校、育人育才、创新创业、安全稳定、基础建设要一起抓。一流学科、专业、课程、教学,必须以一流的管理和一流的服务为支撑。要全程抓好人才培养进口关、培养关、出口关,全方位抓好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


  不断强化基本保障。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按照“四有好老师”的要求,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落实新时代高校教师行为准则,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完善教师补充机制,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要统筹加强管理、教辅、后勤队伍建设。要进一步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加强经费监管,确保资金、资产安全。要整合资源,加快数字校园、智慧教育建设步伐。


  着力推进改革创新。要立足国情省情校情,遵循高等教育规律、人才成长规律、学术研究规律、学科和专业建设规律、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扎实推进改革创新。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积极稳妥地落实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以学分制改革为牵引,推动育人方式、办学模式、内部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要深化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充发激发和调动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发挥高校在促进中外文化、科技交流和民心沟通中的作用,加强对外交流合作。


  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大学文化在大学发展历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发挥着广泛、持久、深刻的影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是高校的职责所在。我们要以师生为主体,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因,以精神文化为核心、物质文化为基础、行为文化为重点、制度文化为保障,以比较优势和特色创新为切入点,地域性、民族性、开放性相统一,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融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学校特色的大学文化。优秀的大学文化既有共性特征,又有鲜明的个性特点。共性特征体现在求真、求新、求善、求美和唯实、唯勤、唯廉、唯和的价值观上,反映在爱国民主进步的大爱精神、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不断超越的创新精神、精益求精的钻研精神等方面。我们要结合时代要求和高校实际,传承和弘扬西南联大把教育同国家之命运、民族之前途紧密联系起来,教书救国、读书报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提升高校治理水平。要以“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开放办学、社会监督”的治理结构来支撑高校的主要职能。要强化政治思维,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要强化法治思维,推进依法治校。要强化创新思维,激发办学活力。


  进一步全面从严治党。要把严的主基调贯穿管党治校全过程各方面,坚定不移推进自我革命。要筑牢思想政治根基,拧紧拒腐防变的思想“总开关”。要持续强化政治监督,聚焦“两个维护”,把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作为政治监督的首要任务。要突出抓好重点部位、重点岗位的廉政风险防控,营造校风优、教风良、学风好的教育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