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辅导员天地 >> 正文
辅导员天地

2016年辅导员工作专题培训会心得体会——经济贸易学院

发布日期:2016-10-10

2016辅导员培训心得体会
                          ——经济贸易学院  方明聪

    作为经济贸易学院一名兼职辅导员,我有幸参加了学校组织的2016年辅导员专题培训会,在2015年7月4日至5日为期两天的培训工作当中,通过听取专题报告、参与案例分析、开展分组讨论的多种形式,围绕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难点、热点问题进行了学习和讨论,是我受益匪浅,得到了很多的启示。现就参加此次培训的几点心得体会,向学校领导和全体辅导员同仁简要汇报。
    在培训当中,首先,由湖北美术学院党委学工部李慧部长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与创新的主题演讲为我们用实实在在的案例展现了当下学生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尤其是关于高校舆情处理的这部分内容更是为我们指明了新形势下学生舆情事件的应对与处置方法;其次,由我校各学院十位辅导员同志对于自己在工作当中所遇到的问题及处理经验做了简单的交流;最后,按照各学院分组情况,对于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的重、难点问题进行案例分析,讨论,现将本组案例研讨心得体会做以下总结。
    一、辅导员与学生沟通技巧
    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是围绕着学生展开的,在高校辅导员的日常工作当中,很大程度上需要和学生在各个层面上进行沟通、交流。在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当中,除了要求辅导员恪尽职守、尽心尽力以外,沟通的方式和方法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好的沟通往往能够做到事半功倍。针对于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发生的各种事情的性质,要能够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对待,在沟通交流的过程当中,要能够做到耐心细致,润物细无声。对于沟通过后,要及时反馈,总结,不留任何问题。做到在工作当中总结经验,不断强化自己与学生沟通的技巧。
    二、辅导员与学生家长沟通技巧
    为了更好的开展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高校辅导员还应该能够学会更好的与学生家长沟通。家长作为学生的法定监护人,部分学生家长对于大学教育并不是很了解或者熟悉,辅导员在日常工作当中还应当适时的与学生家长沟通,对在校学生责任共担、问题共管。对于家庭较为特殊的情况,要重点对待,及时沟通。对于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情况,要及时告知家长,第一时间和学生家长取得联系,使得家长能够确知学生在校情况。对于学习基础较差,挂科比较多,或者学生近期情绪异常,心理波动较大的特殊学生,在于学生沟通的同时,也要及时和家长沟通,理性告知学生家长学生在校的真实信息。在此过程当中,辅导员应当避免“报喜不保佑”或者“报忧不报喜”的情况。
    三、辅导员与专任教师沟通技巧
    作为大学生在校生活、教育的共同参与者,辅导员和学生在校任课老师往往因为缺乏交流,或者交流不顺畅,导致学生在校生活、学习等一些问题不能够很好的协调、解决。所以辅导员和任课老师之间的沟通交流也是极为重要的。辅导员应当在每学期的课程开始前,学期中以及学期末与课程相关老师做到一对一的交流。辅导员还应当经常走进教室,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上课情况,听取任课老师的意见和建议,对于重点学生要和任课老师重点沟通,及时关注。同时,辅导员还应当加强课堂教学信息搜集和反馈,发现问题及时与任课老师或者教务管理人员联系。同样,对于任课老师或者教务人员反映的问题也要及时解决。
    以上就是本组在为期两天的培训当中,我的一点心得体会,有不完善的地方,请领导和各位同仁批评指正。对于辅导员工作,虽然我从事的年限还比较短,但是通过这种培训,交流,通过各位领导、前辈的指导和帮助,我会认真的总结经验、教训,并且运用到以后的工作当中,为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2016年辅导员职业技能培训心得
——经济贸易学院 何娜

    一年一度的湖北科技职业学院辅导员专题培训圆满落幕,这是一次校领导、全体专兼职辅导员、职能部门广泛交流、深度沟通的盛会,也是一个促进辅导员职业技能的进一步提高的优秀平台。本次职业技能培训的主题是“沟通”,培训内容涵盖了辅导员职业沟通中的方方面面:与学生沟通、与家长沟通、与领导沟通、与职能部门沟通。培训方式多种多样:有丰富生动的案例分析,有酣畅淋漓的小组自由讨论,有校外优秀工作经验分享,有一线辅导员思辨性的总结反思,更有校各级领导全面而高瞻远瞩的总结发言。短短两天的会议,从辅导员工作的一个重点“沟通”出发,让我们所有人都得到一次思想和认识的升华。
    沟通是辅导员工作的一个必须秉持的理念,也是一个必须不断磨砺的技能。我个人所在的小组重点讨论的议题是:与职能部门的沟通。在经济贸易学院会议室,我们第四小组就本次研讨的议题进行了激烈讨论,我们从案例9切入,对辅导员怎样与学校职能部门沟通进行了深入探讨。在案例9中,赵姓学生未经前女友允许撬柜子取电脑,可能构成违法。作为辅导员在事件当中如何与保卫部门进行沟通呢?应遵循三个步骤:第一步事件的研判,第二步事态的掌控,第三步事后寻求支援。首先必须跟保卫处、派出所一起,把事情的真相和原委搞清楚,给事情定性,这是沟通的第一个关键;第二步掌控事态,要向心理部门求助,稳定学生情绪,以免有极端行为;要向公安部门陈情,争取从轻宽大处理;最后要以这个事件为典型,在学生当中开展法治教育。
    结合辅导员日常工作经验,我们总结了辅导员职能部门沟通的一些原则,我们认为要做到三个一:
    围绕一个重点:通过互相沟通凝聚教育共识
    做学生的工作,无论是辅导员还是职能部门,我们的目标是共同的,都是朝着学校长远发展的战略前进的。凡事不能站在个人的角度,或一个部门的角度,而要站在共同培养学生的角度,通过互相沟通凝聚教育共识。
    利用一条管道:通过部门联动增强教育实效
    学生工作面广量大,辅导员和职能部门目标是共同的,但是侧重点并不一样,要建立合作联动关系,团队配合,协调整合各方资源。如我校目前定期开展辅导员与职能部门工作联席会议,就一段时间内学生管理、稳定、安全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充分交流,互通信息、增进了解、解决问题,为工作决策提供依据。
    善用一些方法:如及时向党办校办、学工、保卫、后勤部门汇报反馈我们查课查寝谈话评优等日常工作中发现的事件情况,认真做好调查记录汇总,积极寻求财务、教学、保卫、心理、就业等部门的专业支持帮助,主动接受人事、学工部门对工作的指导和考核等。
    在日常工作中,各职能部门各院系通力协作,紧密配合,才能提高全校学生工作的效率和水准,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通过聆听各小组发言人精彩发言,尤其是校领导高屋建瓴的总结陈词,使我们对辅导员工作中的沟通涉及的方方面面有了全面深刻的认识和提升,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认真的实践和思考,进一步提升学生工作的深度、力度、广度,提高全校学生工作的效率和水准,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辅导员培训心得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经济贸易学院 刘艳)

    作为一名专职辅导员,我于7月4、5日参加了由学校举办的辅导员专题培训。在为期两天短暂而又充实的培训中,我们通过听专家讲座、经验交流、小组讨论、大会交流等形式,对于“创新——辅导员的沟通艺术”进行了学习和探讨,时间虽短,但却收获颇丰,现将培训心得总结如下:
    一、培训的基本情况
    本次培训仅仅围绕辅导员的沟通艺术这一主题。培训内容概括起来主要有三大部分:一是理论认知部分,指的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与创新”专题,李慧老师的讲座高屋建瓴,从当代青年思想生态、青年教育引导策略、湖北美术学院的探索和实践等方面,分析了当代青年的主流意识形态和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法,让我们深感责任重大、如履薄冰。专家的讲座让我得到的启示如下: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主动作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构建显性和隐性相结合的模式,真正让思想政治教育入脑、入心;二是实用操练部分,指的是经验交流和分组讨论两个专题,沈雁君老师在经验交流中,毫不保留的为我们介绍了沟通的技巧和理念,将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甚至是在工作中运用得比较得心应手的方式方法、处理的比较妥当的案例与我们分享,让我们开阔了眼界,有助于我们在与学生进行沟通时时,改进工作方式和方法,变换角度,转换话语体系,拓宽思维路径。分组讨论环节,对于指定案例和自选案例的研讨过程,正是给予我们一次宝贵的机会,将平时面临的不同场景、不同层次的沟通对象应该把握的原则和技巧进行系统化提炼的过程,也是对沟通过程中还存在着哪些薄弱环节进行梳理和相互切磋学习的过程,更是对提升沟通能力的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予以强化的过程,分组讨论中对于各种沟通情景的研讨,大家畅所欲言、一语中的,提出合理性的建议,既分享了各自的真实案例,又让辅导员通过讨论的过程将他人的好的做法和技巧内化为辅导员自身的工作自觉,真正通过同伴分享和头脑风暴,让大家收获颇丰,可谓“三人行,必有我师”。三是情感升华部分,指的是大会交流发言。这个部分让参与培训的全体辅导员在情感上受到了洗礼,通过聆听小组代表的的交流发言,他们看待问题入木三分,对问题的分析巧妙透彻,让我们增强了对辅导员工作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二、培训的感受
    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言:“教育是一棵树撼动另一棵树,是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是一个灵魂撞击另一个灵魂。”辅导员面对着的是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更面对着每一个差异化的个体,他们在素质上参差不齐、在家庭环境上情况各异,在以往的教育背景上有着高低优劣,可以说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完全“未知”的世界和群体,要将这种“未知”化为“真知”,需要辅导员倾注大量的精力和情感。要求辅导员在与学生的沟通中、在与学生错误思想的交锋中、在与学生谈心的碰撞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素养。
    通过两天的培训,让我更进一步地感受到,选择一个岗位就应当全身心投入,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但是能力是无限的,用心做好本职工作自然会得到应有的社会正效应,勿需大话事业,重在踏实。
    三、今后的努力方向
    1、理论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升。通过李慧老师的专题讲座,让我深知作为一个基层辅导员,作为一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在理论水平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升,辅导员队伍是高校教师行列中较特殊的一个团体,他们需要有高校教师基本的学历学识素养,更要具备扎实适用的有针对性的专业化本领,而辅导员的专业化应当是“多合一”,他们必须紧跟时代的“风向标”,不断给自己充电,才能在开展工作中游刃有余;
    2、基础性工作仍需进一步夯实。基础不牢,地动山摇。通过前几年辅导员工作的实践,我们在开展基础性工作虽然有了既定的范式,但是通过沈雁君老师和其他老师的经验交流,发现自身在某些基础性工作中,还存在着不足之处,还需要进一步夯实;
    3、情感投入还需要更充沛。“心需要用心来交换,感情需要感情来博取”,在今后开展工作的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深入到学生中去,以平等的姿态,平和的语气,关切的心情,在沟通中增进师生的情感。其实,我们每一个人说话的目的都是为了让别人来听,我们不会看到一个人面对着一棵数说个不停,除非那个人是精神病人。学生也一样,他们同样需要老师倾听他们的心声、他们的想法。“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写在后面的话:辅导员工作,是爱是痛,在于取舍
    做过一线辅导员的老师们都知道,辅导员工作是一项夹杂着快乐与苦痛的工作。快乐来自于哪里呢?来自于解决了某个“问题学生”的问题之后的成就感,来自于提出某个独具创意的点子之后的心潮澎湃,来自于被学生喜爱获得学生认可之时的感动,来自于和学生打成一片的喜悦,所以,我们说这份工作是快乐的!那么“痛苦”又源自哪里呢?源自很多问题的永远不可预知性,源自被学生误解时的苦闷,为了减少这些“不可预知”,辅导员需要做和能够做的就是永远走在问题发生的前面,长期处于一种“防患于未然”的心理准备状态,是常年的提心吊胆,这种“痛苦”,是一种心理防线持久不能松懈的痛苦。我想,大多数辅导员的生存状态都是处于以上这种矛盾焦灼状态。
    两天的培训,不能收获方方面面,但即使是一个理论、一个观点、一个做法、甚至是同一种心情的分享,这些都让我豁然开朗。我想,我们真正应该学会的,是如何将“痛”转化为“爱”。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2016年辅导员工作培训心得体会
                      —— 经济贸易学院  陈磊

    2015年7月4日至5日经过两天的校内辅导员校内培训,通过培训我得到了很大的收获。在培训中,湖北美术学院党委学工部李慧部长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与创新的主题演讲为我们用实实在在的案例展现了当下学生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尤其是关于高校舆情处理的这部分内容更是为我们指明了新形势下学生舆情事件的应对与处置方法;培训会中我校全体辅导员还对工作中遇到的典型案例展开了分析和讨论,并且听取了我校10名辅导员精彩的交流发言。两天的辅导员培训虽然时间不长,但是内容十分丰富,了解到了很多辅导员工作中的新形势,学习了很多新的工作方法,并且对辅导员工作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通过本次培训本人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自身的沟通技巧。
    一、加强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技巧
    辅导员工作是以学生为主体围绕学生开展的,是一项引领性、服务性很强的工作。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应既是一种师生沟通,又是一种朋友沟通。师生沟通体现辅导员对学生的教育指导和深切关怀;朋友沟通表示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情感已经升华为友谊。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是学生工作中占主体地位的沟通。它要求辅导员要认真对待学生,善于分析学生,在工作中要讲求方法和技巧,妥善处理好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力争做到以情感人,以诚做事,让学生能够真切感受到辅导员的忘我工作和倾情奉献精神。学生是个复杂的群体,它要求辅导员要善于分析具体情况,认真、耐心地对待每个同学。学生有贫穷富裕之分,性格内外向之别。从大一新生到大三准毕业生,年级不同,专业不同,各自的兴趣爱好也不同,这客观上要求辅导员在工作中要做到细致、耐心,认清和区分好每个群体的具体特点,从而在工作中力争做到运用恰当的沟通方式、方法处理好各种情况和问题。否则同样是做了一件事情,结果却迥然不同。
    二、加强辅导员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技巧
    辅导员与家长沟通时应把握重点,讲清事实。根据不同情况确定沟通重点,应着重掌握重要家庭成长背景及特殊情况对学生在校表现的关系,帮助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另外,辅导员与家长沟通中忌讳拉关系、走后门、涉及无关闲话,避免家长对辅导员沟通动机产生怀疑;辅导员与家长沟通时应把握方式,因人而异。学生在校期间重要文件档案,如成绩单、处分决定书,应通过邮寄、书信、传真等方式传递给家长,体现公文资料的严肃性,得到家长的重视。当学生出现重大心理问题、学习问题(学籍变动,如休学、留级)等问题,应及时通知家长到校面谈。辅导员与不同文化背景家长沟通时,应采取不同方式。如与受教育程度较高家长沟通时,可适当使用学生综合能力提升、职业规划等相对专业词语;与受教育程度较低家长沟通时,要使用学知识、长本领、找工作等更易理解的词语。辅导员同时要考虑特殊家庭情感承受程度和接受时机,注意措辞,也可通过联系学生重要亲属侧面了解学生家庭情况。辅导员在与家长沟通描述学生情况时,要避免恐吓、夸大事实而引起家长过分焦虑,也要避免轻描淡写造成家长忽视问题。
    三、加强辅导员与任课教师之间的沟通技巧
    一个好的沟通者,先必须是一个好的聆听者。倾听是赢得信任和尊重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及时妥善地处理任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各种矛盾,消除师生之间的对立情绪,要求辅导员在与任课教师的沟通过程中,注意倾听。在倾听的过程中,辅导员一定要神情专注、认真,中途不要打断对方的说话或插话,以免打断思路;适当的时候,要轻声附和或点头、微笑以示赞同。另外,在沟通中还应掌握必要的语言技巧。语言是人类沟通的最重要的工具和最基本的手段。良好的语言沟通能迅速、准确传递沟通双方的思想、感情,能有效地帮助双方形成对彼此的信任。在与任课教师的沟通过程中,要尤其注意语言的运用。用语要真诚、礼貌、委婉,切忌虚情假意、无理。语调要柔和,忌使用伤害性语言,绝不能讲有损任课教师自尊心的话,话语中要处处体现出对他们的尊重和肯定。同时,可适度运用恰当的体态语言。沟通时,要注意微笑、目光交流、手势姿势等细节。
    四、加强辅导员与领导之间的沟通技巧
    辅导员与领导之间的沟通是一种上下级之间的沟通。从一定程度上讲,领导具有相当丰富的学生工作经验,具备很好的组织和领导能力,善于处理各种关系和应对学生工作中出现的各种紧急情况。作为辅导员,在沟通中原则上应接受学办主任的领导,在工作中应多交流、多沟通,多寻求领导的指导。沟通态度应谦虚、诚恳,如出现不同意见时应注意表达的态度,适当的情况下可以书面报告的形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争取领导的支持和帮助。
    五、加强辅导员与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技巧
    在实际工作中,辅导员和职能部门之间彼此应该是一种合作的关系。就职能而言,职能部门负责处理学生除教学方面以外的事务,是学生服务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辅导员在与职能部门沟通时应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来进行有效的沟通。在学生群体中,尤其是刚刚入校的新生在他们心中存在着太多的困惑和问题,他们迫切需要专业的老师有关职能部门给他们提供专业的解答。作为辅导员,了解到学生的需求,这时就应该及时和相关职能部门老师联系,请他们为学生答疑解惑和进行帮助。此外,辅导员要认真做好职能部门“传声筒”,及时向学生通报相关职能部门下发的信息,密切配合职能部门各项服务工作。只有如此高效的沟通,才能提高辅导员与各职能部门之间工作效率,为学生的求学之路扫清障碍。
    以上是我2天学习的心得体会,还有不全面的地方,我愿意在以后的工作中继续与大家交流。其实我们大家在自己的岗位上都做了很多工作,在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中,我们也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但是我们从来也没有对自己的工作进行系统的科学的总结,工作很重要,但是总结更重要,总结就是工作的一部分。现在辅导员这支队伍已经得到了教育部和学校的高度重视,给我们创造了很多发展的平台。我们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把这份工作当成一份事业,为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016年辅导员培训心得体会
——经济贸易学院  沈雁君

    辅导员作为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第一线的组织者、教育者和实施者,担负着教育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重要使命。辅导员作用的发挥直接影响到学校育人工作目标的实现和学生培养的质量。在2015-2016学年度行将结束之际,由校学工处校团委组织全校专兼职辅导员就《创新——辅导员沟通的艺术》为主题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培训。我不仅倾听了学生工作专家的精彩讲授,学习了学工处李部长植根学校校情的发展思考,聆听了汤校长对本次学习的体会分享,并且有幸作为培训讲授人将自己的工作经验分享给了其他同事。本次培训会,在学习到了工作技能的同时,也深切感受到了辅导员培训人性化的管理理念。
    一、本次的学习内容
    本次培训分为两天,第一天由各学院分组讨论了几个交流案例。根据我院所抽取的案例,一个是辅导员与领导沟通技巧,一个是辅导员与职能部门沟通的技巧,我院全体专兼职辅导员进行了充分以及热烈的讨论。同事们就所给案例各抒己见,提出了许多处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并且进行了结论的汇总。培训的第二天,首先由优秀的学生工作者,来自湖北美术学院的学工部部长李慧老师为我们讲授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与创新》的专题,李慧老师从当代青年思想生态、教育引导策略和所在学校的探索和实践进行了讲授。她丰富的PPT内容,生动贴切的词语向我们展示了学生工作中所需要面对的沟通局面以及如何正确的进行问题的处理。在她的讲授中,我们也感受到了比如“23333”等热门流行的学生火星语言,也有助于运用与我们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在李慧老师的讲授之后,我有幸作为我校辅导员队伍的代表和大家分享了《沟通——从新开始,用心启航》的主题,从“运用匠心的沟通技巧”、“ 搭建创新的沟通平台”,并且列举了一些辅导员沟通工作实例。提到辅导员和学生的沟通,要运用新颖的方式、新潮的工具、新鲜的语言和新奇的思想,用诚心、真心、爱心和包容心,让学生心服。接下来,是由学工处的李部长为所有辅导员讲述《我校辅导员队伍现状调研报告及发展思考》。李部长根据辅导员队伍调研的情况以及学生对学校满意度调查的情况,用详实有力的数据分析了我校辅导员队伍现状,并指出还存在以下三个问题:1、部分辅导员出现职业倦怠,工作态度不够端正。2、部分辅导员深入学生不够,工作责任心不够强。3、部分辅导员不善学习总结,工作研究力不够强。李部长建议大家:1、学会全面读书,努力提升专业能力水平。2、尝试换位思考,努力提升沟通技巧水平。3、找准角色定位,努力提升总结规律水平。并且在最后为我们总结了:爱心、耐心,体现责任心;专心、细心,成就事业心。在7月5日的下午,首先由各小组就所给定的案例进行交流发言,十位辅导员代表对各个案例进行了精辟的分析,达到了学习交流的效果。在培训的最后,校领导汤校长进行了本次培训的总结。汤校长谈到了他对于本次培训的五点感受:主题鲜明、组织有力、内容丰富、态度端正、效果很好。汤校长也与大家分享了他参加本次培训的体会:1、不可替代:对辅导员职业价值的基本判断,认为辅导员是学校学生工作的骨干,是安全稳定的基石,是敬业奉献的标杆,汤校长还风趣的提到了辅导员有“六千万”:千家万户、千辛万苦、千红万紫、千头万绪、千变万化、千恩万谢。2、本领恐慌:对辅导员沟通能力的基本思考。提到提升辅导员沟通能力必须提高认识,必须摆正心态,必须深耕细节。3、制度支撑:对辅导员成长帮扶的基本看法。汤校长从学校层面、职能部门层面以及学院层面提出了许多基本看法。汤校长还为大家推荐了一本好书《沟通的艺术:看入人里,看出人外》。汤校长的总结发言让全体辅导员受益匪浅,深受启发。
    二、本次培训的收获
    1、提高了思想认识和政治觉悟,增强了从事辅导员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通过学习,我真切感受到了辅导员工作所承载的使命,感受到了党中央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辅导员工作的认可。通过学习,我们对当前辅导员工作的理论、方针、政策、形势、任务及其重大意义有了更全面的了解,进一步提高了认识、统一了思想、开拓了思路、鼓舞了士气、坚定了信心、明确了责任。我们认识到辅导员工作是教育人、培养人的工作。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引路人和知心朋友,是保证高等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扎实做好高校辅导员工作,对于培养合格大学生,维护高校的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2、提高了教育理论修养和学生工作的专业化水平。这次培训,让我们对如何做好辅导员工作、如何定位工作态度和方法等问题有了新的认识,提高了我们预见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当自己在认真准备培训内容的时候,曾经用了很多日夜去仔细琢磨自己工作中的一些沟通方法,梳理了自己在与各类学生中的沟通方式及典型案例,包括与学生干部沟通、与逃课学生沟通、与贫困生沟通、与精神疾病学生沟通、与误入歧途的学生沟通、与不讲理的学生家长沟通这六个具有代表性的类型领域,经过了认真斟酌和思考之后总结出了诚心、真心、爱心和包容心这四心。我自己的备课过程也是自我学习的过程,从中提高了自己的专业化水平。
    3、进一步交流了工作经验和学习体会,促进了经验与知识的共享。我们充分利用这次学习机会,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就《创新——辅导员沟通的艺术》的主题进行了广泛和热烈的交流,收到了互通有无、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的良好效果。通过培训搭建的平台,为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继续加强相互间的沟通和联系,共同探讨工作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提供了方便。
    4、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明确了下一步的工作方向。我在吸收一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开阔视野、增进工作技巧。通过培训,我们获得了大量丰富而有价值的信息。极大地开阔了视野,激发了灵感,启迪了智慧,也坚定了信心。 

 

 

 

辅导员培训心得体会
——浅谈大学生网络语言暴力问题现象
                                  经济贸易学院  李贺刚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完善,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信息获取媒介和沟通交流工具。与此同时,信息时代所引发的种种网络争议也被人们关注,大学生网络语言暴力便是其中之一,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不容忽视的一部分。近年来猫女和最毒后母还有很黄很暴力,以及“艳照门”等网络语言暴力事件的频发,无疑给沉迷于网络世界的人敲响了一记警钟。如何认识和有效应对大学生网络语言暴力现象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
     一、大学生网络语言暴力的主要表现形式
    1、谣言散播。大学生对未证实的不属实的网络事件信息的传播和散播,造成损害当事人名誉并对其产生精神伤害。随着谣言的散布,尽管没有直接使用暴力式语言。也会对当事人造成困扰和伤害。
    2、谩骂和攻击性语言。有的当事人无过错而只因谣言而引起的网上诽谤和攻击。如“最毒后母”无端遭受“丧尽天良”“没有人性”等极端言辞的谴责。有的是当事人确实有过错,但网民对他的谩骂声讨远超过其过错的性质,带来的伤害也超过其应承受的责任。
    3、恶意滥用人肉搜索。人肉搜索,即在互联网技术下网民通过网络互动完成的搜索。人肉搜索本身并无是非对错之分。有人认为它是一种新的舆论监督方式,对传统的舆论监督方式起到补充的作用。当然,尽管他有时也确实发挥了积极的监督作用,同时过度恶意的滥用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如网上公开个人隐私,对当事人进行言论攻击,损害其人身权利等,像姜岩事件就是人肉搜索滥用的典型案例。
    4、过激性网络恶搞。网络恶搞,是借助已有事件或作品通过网络传播的形式来恶搞的行为。网络恶搞颠覆了传统,张扬了个性,讽刺了社会,用一种讥讽幽默的新视角来诠释所谓的传统和经典。其实网络恶搞本身并无褒贬之分,关键要看其动机是什么,不能超越道德的底线和无视法律的存在。从某个层面来看,通过发挥网友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网络恶搞确实能娱乐生活,带来更多欢笑。但是恶搞过头,动机不纯就另当别论了。
    二、 大学生网络语言暴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大学生网络语言暴力现象作为网络空间诸多问题的一种,其产生和蔓延具有较为复杂的背景,是由各种因素综合造成的。本人拟从大学生自身,互联网,现实社会等三个层面对大学生网络的影响因素进行剖析。
    (一)大学生自身因素
    网络语言暴力产生于人,成因自然与大学生自身身份是分不开的。大学生具有追求自由,张扬个性,反叛传统的特点,求新,求变意思十分强烈。他们自身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其遇到感兴趣的是会迫不及待的想表现见解而忽略后果。与此同时,在充满竞争的社会中,大学生面对各个方面压力而得不到有效释放,容易造成使用暴力式语言表达形似。具体来说,大学生网络语言暴力产生的因素反映在大学生自身方面主要源于两个方面:其一,大学生现实问题的困惑。网络语言暴力从侧面反映大学生对周围环境的不满情绪,特别是与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如学校的教学条件,教学管理,寝室住宿,食堂伙食,由于学校条件所限制,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再加上学校管理机制不健全,还有感情困惑,就业困难等诸多现实问题导致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通过语言暴力来发泄内心的不满和压抑。其二,大学生情绪化特性。现代传播学认为,如果一个人感觉到他的意见是少数的,他一般不会表达出来,因为害怕被多数的一方报复或孤立。理论是基于这样一个假设:大多数个人会力图避免由于单独持有某些态度和信念而产生的孤立。这就是著名的“沉默的螺旋”理论。在互联网空间,当具有相似生活经历的人们聚集在一起,产生共鸣,经过发酵继而演变成一波又一波的网络语言暴力。由于大学生有着相似的学习生活经历,有些不理性的情绪和观点极易产生共鸣。就算有异议,也会受到多数人的反攻,这种微弱的反攻声很快就淹没在声讨当事人的声浪中,最多也就是“昙花一现”。基于此,网络语言暴力也就在所难免。
    (二)互联网本身因素
    众所周知,互联网有着交往性,隐匿性,开放性等特征,其中开放性,交往性的特征无形中为大学生随心所欲的行为提供了条件,其而隐匿性,虚拟性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大学生的责任感好人法律意识,无形中充当了网络语言暴力的保护伞。
    网络的开放性和交往性,不仅使大学生网民可自由真实的表达自己的见解,使其主体得以体现和充分发挥,而且还可以自由发布信息和参与评论。那些平时背负了思想负担而不敢实施的想法和行为,便可以没有顾虑了。在互联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这句话形象的刻画出网络的虚拟性。网络是一个巨型化妆舞会的舞台,使用者可以装扮成各种角色出现在论坛,聊天室等公共言论空间,甚至还可以无所顾忌的乱说。此外,网络的匿名性让大学生无需为自己的言行承担实际责任的错觉,也更加淡化了他们的责任感和法律意识,也不会因为影响他人的正常生活而感到不安和内疚。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匿名状态下容易拜托角色关系的束缚,容易个性化,从而产生于现实角色行为不相符合的社会行为,容易降低社会控制力。特别是受到煽动性言语的鼓动和刺激,更易盲目冲动做出的道德评价和是非判断,声讨和攻击当事人,由于网络传播快,各种言论如洪水猛兽泛滥之势涌来,而这又吸引更多不明真相,激愤的网民加入,网络语言暴力由此产生。课件,网民之所以在网络虚拟世界轻易对他人施暴,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匿名身份所致,也就是网络的隐匿性等自身特征所致。
    (三)现实社会因素
    网络空间作为现实社会在互联网虚拟世界的衍生体,深深的打上现实世界的烙印。语言暴力便是大学生在面对现实生活压力而得不到有效的宣泄和调制在网络空间演绎的行为失范问题。一方面,大学生对社会关注程度较高。面对网络的迅速发展,当代大学生真正做到了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大学生关注的不仅仅是自身的发展,同时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而围绕热点问题发生所引起的讨论可谓鱼目混杂,如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没有及时,有效的给大学生做出解释,就容易导致那热点问题变为难点问题。在这种社会背景下,网络这种匿名的,开放的,有一定自由的虚拟空间就成为大学生情绪宣泄方式的聚散地,并通过网络尽情痛骂厌恶的行为而获得快感。另一方面,社会不良风气对大学生的影响也日益凸显。如目前流行的网游,电影等文化娱乐媒介里充斥了大量黄色暴力信息,不仅使大学生不明是非,看不清事情的本质,而且目前影响客观公正的分析和判断,对暴力的态度可能是从最初的憎恨,反感转变为默认、接受,甚至是尝试。
    此外,网络媒体接受商业利益的驱使而忽略自身的社会责任,通过发布带有煽动性标题和吸引眼球的图片网民的注意,以炒作的方式来获取高点击率。并且,网络媒体不仅不及时屏蔽,删除情绪化色彩较重的言论,不引导网民性思考,反而加以凸显来吸引更多的关注。因此,网络、媒体吧责任的缺失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网络语言暴力的产生和发展。
    三、预防大学生网络语言暴力的对策思考
    网络语言暴力不仅制约了网络环境的健康发展,也影响大学生网名的正常生活,如任其发展,不仅影响高校育人环境,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预防大学生网络语言暴力刻不容缓,也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务之一。这里主要建立网络舆论引导机制,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完善网络监督管理体系三方面来进行。
    (一)建立网络舆论引导机制
    从当前大学生网络舆论具体体现来看,论坛类网站是热点问题和负面言论敏感区域,像QQ、微博和微信是大学生网络语言传播的主要传送带,高校网站是引导大学生舆论的“排头兵”。因此,高校着力从学校网站,论坛类网站和网络交流工具三大阵营地互动来进行 建设舆论引导机制。首先,高校要把握网络舆论主导地位,唱响主旋律。高校网站是弘扬校园主旋律的主阵地,不仅要增强对网络舆论的主导性,而且要坚持网上舆论与网下活动的良性互动穿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其次,增强大学生的关注度。根据大学生的现实需求,利用学校资源改善与其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信息服务,将其注意力吸引到学校主导的网络阵地中。当得到大学生的关注和认可后,便可以进一步营造良好的交流氛围,进行有效沟通,从而逐步占据高校在网络舆论引导上的主导地位。再次,增强趣味生动性。在网络舆论引导过程中,要以大学生容易接受喜闻乐见的方式,适时使用生动形象的网络语言,增强其趣味生动性,促进双方有效的网络互动,从而提升高校思想教育实施。
    (二)加强网络道德建设
    众所周知,网络道德规范的重建,主要是更好地规范人们的网络交往,增强人类的交往能力。而大学生网络语言暴力的出现,根本原因之一是网络道德的缺失。高校迫切需要加强网络道德建设,提升大学生网络信息素养,加强网络道德素质教育,提倡“文明用网”。从高校角度出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工作:首先,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要引导大学生培养网络道德意识和网络责任感,树立网络道德意识将网络伦理道德融入学习生活,逐步形成道德自律意识。其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引导大学生正确理性看待网络,增强判断力,学会辩证的审视各种网络现象,提高个人道德素养,养成健康文明用网的习惯。同时,提升大学生网络安全与网络道德责任感,培养良好的网络道德素养,让大学生充分认识到暴力语言形式会影响自己和他人和谐关系的建立,要教育大学生做一个成熟理性负责任的网民,让网络远离语言暴力。此外,高校重视大学生网络语言暴力现象,善于发现其带来的问题,分析原有并及时解决,规范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同时,学校通过建立校园意见箱 开通网上意见栏,辅导员在线等栏目广泛收取学生的意见,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认真总结意见并分析不足,制定可行的整改方案。
    (三)完善网络监督体系
    我国的网络监督体系相对落后滞后,迫切需要加强和不断完善。比如保护网络隐私权的相关规定还存在欠缺“人肉搜索”以及提供“人肉搜索”平台的网站应承担怎样的责任都处于网络监管中的“真空地带”。特别对于参加网络语言暴力策划或放任网络语言暴力行为的网络媒体要给予及时严肃处理。这些都迫切需要健全相关网络法律规范体系,严格执法并加大执法力度。其次,高校应与有关部门形成合力加强网络体系,高校网络技术管理部门通过建立校园网络管理体系,将上网权限管理、IP地址管理、用户账户管理等功能来强化网络监督体系,严格约束不良言论,并对造成不良后果和严重后果的语言暴力行为要严厉批评教育并严肃处理,并可追究其法律责任,此外,高校要严格执行用户实名上网认证和加强信息审核管理,可通过绿色过滤软件屏蔽删除不良信息,控制特定信息,设立网络举报信箱和网上意见箱,制定专人负责监管制度等途径,加大对不良网络语言的监控力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从源头预防网络语言暴力。
    众多的语言暴力现象暴露了网络虚拟环境的弊端,严峻的现实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挑战和新的要求。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任重道远,必须通过渠道,整合多方力量,从而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完善监督管理体系等方面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网络道德意识和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远离“网络语言暴力”。只有这样,网络社会才会安定有序,校园文化才会健康积极,和谐社会才能有效建立。

 

 

 

高职院校辅导员如何与学生沟通
——经济贸易学院  杨凡

    2016年7月5日,校学工办对全体辅导员进行了以“创新——辅导员沟通的艺术”为主题的培训。湖北美术学院学生工作部李惠部长做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事件与创新》的交流分享。李老师对当代大学生的分析和把握十分精准。她总结出90后大学生的四个特点:一、对主流意识形态接受度高。二、社会责任感强。三、个性独立。四、受网络影响较深。对以上四点,我是非常认同的。
    我院辅导员沈雁君老师的《沟通——从新开始,用心沟通》也让我深受启发。特别是与学生沟通的几种方法。如“有的放矢——明确沟通目的”、“张弛有度——掌控谈话技巧”、“将心比心——走进学生内心”、 “标新立异——创新交流语言”。沈老师还谈到搭建创新的沟通平台,并以“QQ作业”、“网上签到”、“网上投票”、“网上运动”为例进行了说明。
    李宜兵部长做的《我院辅导员现状调研报告及发展思考》让我感觉真实可信,其中的对问题的归纳,对发展的思考都让我感觉李部长确实是对学工工作下了一番苦心。
    汤春来校长最后作的《本领恐慌:对辅导员沟通能力的基本思考》更是发人深省。汤校长谈到以下几点:
    提升辅导员沟通能力必须提高认识。这样做“有利于发现问题”、“有利于促进健康”、“有利于创新方法”、“有利于增强效果”。
    提升辅导员沟通能力必须摆正心态。要正确看待学校,要“看主流”、“多融入”、“少抱怨”。同时要客观认识自我,要“争上游”、“知不足”、“勤学习”提升辅导员沟通能力必须深耕细节。深耕细节要“充分认识”、“清晰表达”、“妥处分歧”最后“达成共识”汤校长的讲话鞭辟入里,提高了我对辅导员工作的认识,下面我就辅导员的实际工作,谈一下高职辅导员如何与学生沟通高职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工作的主力军,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骨干力量,肩负着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要任务。沟通是教育的前提,辅导员只有在与学生的有效沟通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实现有效的教育。有效沟通能够使辅导员的言传身教改变或影响大学生的行为和意识形态,它是实现成功的思想教育的必然途径,从某种意义上说,有效沟通是思想教育的核心载体。 
    在现实生活中,要实现真正的有效沟通并非易事,因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沟通过程中总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沟通障碍,高职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也不例外,主要有以下障碍。 

    1.态度和权利的差异。从管理学角度分析,辅导员作为管理者,学生作为被管理者。一方面辅导员常常不自觉地以学生的领导者的身份自居,高高在上,考虑和处理问题大多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很少替学生着想。另一方面,面对具有权威性管理者(辅导员),被管理者(学生)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交流的信息可能更倾向于辅导员的愿望以回避风险。如此之沟通只能陷入一种恶性循环:管理者更固守于传统的思维,被管理者更热衷于传递失实的信息,最终结局只能是班级内部人心涣散,更可悲的是辅导员自身甚至还未意识到到底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2.渠道和媒介的差异。沟通渠道就是在沟通过程中,传递信息所借助的媒介。沟通渠道的通畅与否将直接影响有效沟通的实现。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作为重要的沟通媒介出现在人们生活学习中,充分利用网络沟通渠道,有助于解决沟通时间不及时、保证沟通渠道的顺畅。但是在沟通中,缺乏面对面的沟通,心与心的交流,许多语言和文字都停留在书面或者网络上,没有真正的入心、入脑,交流的效果很不理想。 
    3.动态和反馈的差异。有效沟通是一种动态的双向行为,而双向的沟通应得到充分的反馈,只有沟通的主体、客体双方都充分表达了对某一问题的看法,才具备有效沟通的意义,目前很多辅导员和学生的沟通呈现静态特征,只是单纯的布置工作、检查工作、纠正工作,而没有去找寻问题的出现原因,进而发现问题的本质,最终解决问题。单向沟通必然导致主客体上下交流的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误解和偏见,影响沟通的效果。 
    4、知识和水平的差异。沟通是需要技能的,在思想教育中也是如此,辅导员是否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将直接影响沟通的效果。辅导员与学生沟通中涉及到沟通的技巧以及方法,需要辅导员加强学习和了解管理学以及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
    那么针对以上问题,高职辅导员应该如何克服以上短板,实现与学生的有效沟通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角色转变。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交流是良好沟通的有效基础。辅导员作为师生沟通互动的主体行为者,必须转变传统的沟通角色。在师生沟通活动中,只有辅导员主动降格,从办公室走出去,走到学生中间,走到生活中去,才能实现与学生良好的沟通,提高思想教育工作的实效。师生关系的交往也不再是居高临下的命令式,辅导员不仅仅是一个好的管理者,还要成为一个好的交往者。 
    2、方式转变。一般来说都会采用面对面谈话沟通。这是最直接,最传统的沟通方式,师生直接面对,真诚而坦率地交谈。沟通的效果能立竿见影。师生间交流将更为深入,能了解到学生中平时不易掌握的情况,甚至能直面学生的内心世界,而作为学生也会得到辅导员更为完备的帮助和指导。
    3、善于倾听。倾听是沟通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沟通中,要注意双向交流,使学生能够充分地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思想,切忌不给学生留有自己的空间,因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沟通是信息和情感的双向交流活动。辅导员作为管理者的角色,学会积极倾听,及时透过学生的语言,感受到他们对某事物的看法和内心的疑惑矛盾,了解到他们的需求和反馈信息,从而促进双方之间的沟通互动,达成一致的意见制定行动,这才是有效的沟通。
    4、技能提高。辅导员的沟通技能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沟通的质量和效果,因此辅导员要实现与学生的有效沟通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学习心理学知识,加强沟通技能,从而增强沟通效果。辅导员只有在与学生沟通时采取恰当的表达方式,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接受老师所要传达的思想和内容,才能真正实现沟通的目标。辅导员与学生进行沟通要注意环境的选择、情境的营造。由于辅导员是教育的主导者,学生是受教育者,学生在与辅导员沟通时,往往在心理上存在戒备心理或紧张心理,这不利于师生间的沟通。辅导员要考虑到这方面的因素,沟通时尽量选择一个放松独立的空间,营造一个宽松、友好的沟通环境,以便师生更好的沟通。一般来说,对不需点名批评谈话可在教室等较公开的场合;需要点名批评的,应该在相对小而安静的场合,有利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表扬性的谈话,可以选择在公众场合,以弘扬正气,树立先进典型;说理性谈话,一般都在较为公开的场合;对不宜公开表扬或批评的事, 或性格内向、自尊心较强的学生,应该选择在独立空间进行个别沟通交流。
    总之, 作为一名高职学生辅导员,掌握一定的有效沟通途径,不仅是实现辅导员与学生之间有效沟通的需要,也是每一名有志做好高校学生思想工作辅导员自身素质的需要,师生间的有效沟通对于做好学生工作,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辅导员培训心得体会
——经济贸易学院 周颉

    高校辅导员与学生实现有效沟通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辅导员身份的角色转变。
    平等,相互尊重的交流是良好有效的沟通基础。因此,辅导员作为师生沟通互动的主体行为者,必须转变传统的沟通角色。在师生沟通活动中,辅导员处在高于学生的“上位”,是管理者的角色,在教育过程中,只有辅导员主动降格,从办公室走出去,走到学生中间,走到生活中去,撕去笼罩在自己脸上的崇高的面纱,重释师道尊严的千年古训,才能实现与学生良好的沟通,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师生关系的交往也不再是居高临下的命令式,辅导员不仅仅是一个好的管理者,还要成为一个好的倾听者和交往者。
    2、构建广泛的沟通渠道,合理选择沟通方式。
    畅通的沟通渠道是使有效沟通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沟通渠道日趋多样性,因此,高校辅导员必须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应用更广泛现代的沟通渠道开展思想教育工作。
    一般来说都会采用面对面谈话沟通。这是最直接,最传统的沟通方式,师生直接面对,真诚而坦率地交谈。沟通的效果能立竿见影。但在某些环境下、可能有某些事情师生之间不方便直接面对面沟通那么就需采用间接的方式。比如电话沟通,既能很好的避免面对面交流中的尴尬等问题,又能保证沟通及时性。当前随着互联网的日益发展,网络沟通成为新型的沟通方式。 一般分为电子邮件、聊天软件、聊天室交流,还有现在最新的博客空间等。教师若能很好的掌握学生使用网络的情况,积极利用网络资源与学生进行沟通,那么,师生间交流将更为深入,能了解到学生中平时不易掌握的情况,甚至能直面学生的内心世界,而作为学生也会得到辅导员更为完备的帮助和指导。
    3、善用倾听,注意学生的反馈信息,防止沟通出现静态特征。
    倾听是沟通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哈弗大学的前校长伊略特这样说过,“最重要的是专注于你眼前说话的人,这是对于那人的最大贡献。”
    在沟通中,要注意双向交流,使学生能够充分地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思想,切忌不给学生留有自己的空间,因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沟通是信息和情感的双向交流活动[5]。辅导员作为管理者的角色,学会积极倾听,及时透过学生的语言,感受到他们对某事物的看法和内心的疑惑矛盾,了解到他们的需求和反馈信息,从而促进双方之间的沟通互动,达成一致的意见制定行动,这才是有效的沟通。当然也需要辅导员从管理者的角度去组织座谈会、个别谈话或者开通反馈意见信箱或电话等多样化的渠道,防止沟通出现单向沟通,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以及师生之间的关系。
    4、辅导员加强沟通技能,提升个人综合素质是实现有效沟通的重要因素。
    辅导员的沟通技能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沟通的质量和效果,因此辅导员要实现与学生的有效沟通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学习心理学知识,加强沟通技能,从而增强沟通效果。
    沟通交流最主要的手段是语言,古人曰:“良言一句三东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由此表明语言对人的重大影响。辅导员只有在与学生沟通时采取恰当的表达方式,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接受老师所要传达的思想和内容,才能真正实现沟通的目标。
    非语言沟通总是与语言沟通相伴。如果两者协调一致,就会彼此强化,取得更好的沟通效果。美国语言学家艾伯特·梅瑞宾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公式:交流的总效果=7%的语言+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因此,从某种意义来说,师生沟通中的非言语沟通能在无形中传递丰富的内涵。可以这么说,没有丰富协调的非言语沟通。就不可能有融洽亲密的师生关系,就不可能有高效率的师生沟通。
    5、环境的选择,创造安全感。
    辅导员与学生进行沟通要注意环境的选择、情境的营造。由于辅导员是教育的主导者,学生是受教育者,学生在与辅导员沟通时,往往在心理上存在戒备心理或紧张心理,这不利于师生间的沟通。辅导员要考虑到这方面的因素,沟通时尽量选择一个放松独立的空间,营造一个宽松、友好的沟通环境,以便师生更好的沟通。一般来说,对不需点名批评谈话可在教室等较公开的场合;需要点名批评的,应该在相对小而安静的场合,有利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表扬性的谈话,可以选择在公众场合,以弘扬正气,树立先进典型;说理性谈话,一般都在较为公开的场合;对不宜公开表扬或批评的事, 或性格内向、自尊心较强的学生,应该选择在独立空间进行个别沟通交流。
    五、结语
    作为一名高校学生辅导员,掌握一定的有效沟通途径,不仅是实现辅导员与学生之间有效沟通的需要,也是每一名有志做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辅导员自身素质的需要,师生间的有效沟通对于做好学生工作,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师生之间真正喊出“理解万岁”时,师生沟通将不会成为难题,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将更具有亲和力,学校也将会成为学生的天堂!